16日下午,在南京举行的政协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多位委员就长三角一体化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朱晓颖 摄 中新网南京1月16日电 (记者 朱晓颖)江浙沪地方两会正密集进行。与长三角各省市切身相关的“长三角一体化”话题,在各地两会的热度快速飙升。如何打破区域壁垒、探索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受热议。 16日下午,在南京举行的政协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接受记者采访。 “长三角区域合作由来已久,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省级统筹、互联互通、投资合作、协同创新、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区域融合还需加强,统筹协调仍未到位。”南通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南通市委主委马啸平认为。 例如,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选择电子信息产业为发展重点的有12个城市,选汽车产业的有11个城市,选石化产业的有9个城市,城市功能、产业定位有趋同迹象,各地仍需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马啸平建议,各地绘制区域发展“一张图”,建设基础设施“一张网”,共下产业提升“一盘棋”。破除行政管理体制障碍,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公众推进的合力机制。建立产业发展合作平台与联盟,互联共享医疗、教育等资源,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以及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例如,江苏可多领域、跨区域加强与上海金融经济、浙江数字经济、安徽生态经济的融合对接。 江苏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米其智认为,人才、招商等政策各地存在竞争关系。少数“抢人”“抢项目”现象,制约了人才效能的最大发挥及产业的最优布局。建议充分利用上海、南京、杭州人才汇聚优势,在设区市开展金融人才、企业上市、资本运作、多渠道融资等方面培训,避免“虹吸效应”。 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仁禾中衡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泽泉认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政府部门“搭台”积极,专家学者“畅言”活跃,但民营企业“唱戏”积极性不够,真正合作的项目不多。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李赞认为,针对长三角民营企业家还没有完全“热”起来的情况,建议各地在推动交通联通、资本融通、信息共享的“硬”互通基础上,在“软”相融上多下功夫。例如,打通民营经济的要素流动、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提升各地营商环境的契合度等。 民建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与财务研究所所长李心合认为,长三角大学协同化发展非常重要。长三角拥有普通高校457所,占全国高校的15.7%,“世界一流大学”入选数(8所)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数(26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5%和27.4%。受行政区划、地缘优势、政策差异等因素影响,长三角高校协同发展的意识和动力不强,协同决策机制尚未真正确立;大学教师、信息等资源也尚未真正互通、流动和共享。 李心合建议,大学要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将整个长三角区域视为一个大学功能区;组建长三角大学协同发展研究院,通过资金扶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大学分步骤、分项目、分学科、分层次、多要素、多渠道、多形式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协同共享。 记者注意到,在上海、浙江、安徽同步进行的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对长三角一体化路径“高频”献策,例如设置“飞地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标志性工程、打通地区要素流动瓶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