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人:曹海戎、吴昊
近十年来,南通市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引领,走上了一条创新驱动、加快转型的快速发展之路,跻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连续五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排行榜。当前,南通市城市转型正进入关键期,特别是中心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后期,到了转型提升的新阶段。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首次正式提出要把中心城区建成“创新之都”目标,为加快城市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因为,未来城市的竞争,一定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建设创新之都,也是南通市承接上海、苏南创新资源“溢出”的现实需要。而创新最主要的内容是人才,最活跃的因素是青年。陆志鹏书记提出,以中央创新区建设为引领,着力建设创新之都,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努力把南通中心城区建设成为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要把通籍优秀毕业生“喊回家”。 一、通籍高校毕业生回通就业情况 南通市是人口大市,但南通市也是人口净流出市,特别是人才外流现象还比较突出,在外就读大学生回通就业创业比例不高,存在“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的现象。以2016年为例,2016年江苏省内高校通籍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42048人,其中20557人回通就业创业,占实现就业人数的48.9%,占省内高校通籍毕业生总数的40.3%。其中专科生9617人,回通就业率46.4%,本科生10250人,回通就业率37.4%,硕士生657人,回通就业率25.8%,博士生33人,回通就业率11.6%。随着学历的升高,回通率明显下降。同时,985、211院校毕业生回通就业人数为704人,回通就业率仅为14.9%。 二、力促通籍高校毕业生回通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1、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就业岗位。调研中发现,有17.9%的通籍毕业生将个人发展空间放在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因素的第一位,仅次于薪酬与福利对毕业生求职选择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才能真正吸引毕业生回通就业。建议加快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建立重大投资项目带动就业评估制度,把高质量就业岗位增加和人力资源配置作为重要内容,优先引进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重大投资项目。建议构建科学完善的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工作体系,在项目立项时,把增加就业岗位尤其是高质量就业岗位和人力资源配置作为重要内容,先行就业评估,明确就业岗位增加数量、提出用工计划和职业技能要求等内容。同时定期对投资项目带动就业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及时将评估结果上报政府和对社会公布,为投资项目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2、进一步提高毕业生薪酬与福利。53.9%的通籍毕业生将薪酬与福利放在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因素的第一位,可见薪酬与福利待遇在毕业生就职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对来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及住房补贴,尤其针对重点院校毕业生回通率低的状况加大补贴和政策倾斜力度,鼓励重点院校毕业生及紧缺专业毕业生来通就创业。同时出台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吸引更多通籍高校毕业生到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就业。建议对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实施社保补贴政策。 3、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数据显示,企业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尤其是中小企业是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建议对招用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财政优先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同时鼓励企业完善用人机制,对企业开展员工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建议对去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由企业进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并实行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 4、进一步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据调查,2016年南通市吸纳省内高校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79.6%、67.5%和58.7%,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首要原因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很难找。可见,随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高校的专业结构亟需及时做出调整。建议建立健全供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社会各界资源共享、规范运作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引入毕业生生源信息、公共就业服务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双向信息反馈机制,拓展就业信息渠道。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建立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系,以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缩小社会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 5、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校园招聘或宣讲会、政府公共就业人才网站是通籍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数据显示,61%的通籍高校毕业生通过这两个途径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和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建立通籍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加大定向招聘频次和广度,加大促进通籍高校毕业生回通就业的力度。 青年人有热情有活力,是最有创造力的群体。青年失去了理想,城市也就失去了活力。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推进力度,着力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改变现状,吸引更多年轻人、更多的人才到南通来创新创业,我们要让南通城市对青年和人才的吸引力,打造得像美丽的江海风光一样,让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要将它在梦中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