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省政府出台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这是各地推进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契机。但从各地入选“十百千”计划的总体情况看,南通的状况不甚理想:入选省级重大项目仅4个,与宿迁市并列全省末位;入选重点培育企业4家,居沿江八市末位,仅占全省单位数的2.7%;省级服务业集聚区5个,不仅明显落后苏、锡、常、宁等苏南地区,较苏中扬、泰两市也分别少了2个和3个;入选项目的投资规模仅占全省总投资额的1.3%,与我市在全省服务业的总量位次及其不相匹配。因此,加快推进我市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服务业规模经济已刻不容缓。建议:
一、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目前我市正处在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构建和完善相关政策扶持体系是形成服务业规模效应,引领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1、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以《南通市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计划》为指导,在现代物流、旅游休闲、服务外包、现代金融、文化产业、科技服务、商贸流通、商务服务、房地产、家庭服务等10大重点领域中,以优惠的税收和用地政策倾力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可按服务业税收比重提升幅度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对具有区域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在专项资金使用上予以倾斜,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力争到“十二五”末,能够培育出5-6家百亿元企业,10-15家50亿元企业。
2、优化提升发展环境。要在人才引进培养、增加融资渠道、减免税收费用、拓宽发展领域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整合生产要素,进一步细化促进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加大宣传,突出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鲜明导向,使更多的服务业企业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感受到良好的发展氛围。
3、切实推进主辅分离。实施主辅分离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做强做专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尽管我市在2010年出台了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文件,但从两年来的实施效果看并不理想。全市科技服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纳入服务业企业范围的不到10%,因此要切实推进主辅分离工作,还需充分运用政策导向,加强组织推进,调动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的积极性。
4、加强统计监测工作。统计监测数据是充分反映服务业经济发展成果,政府和部门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服务业企业统计工作,要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建立报表制度,要加强考核,建立区县乃至乡镇一级考评机制,通过一系列指标数据对比分析,全面评价各地服务业发展成效,激励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
二、构筑融资创新平台,建立金融扶持体系。
我市服务业企业70%为企业原始积累获得的自有资金,由于自身特点,他们难以享受到与大中型企业在信贷投放上的同等待遇,严重制约了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
1、加大政府对金融创新的引导力度。首先,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培养金融部门金融服务的理念和意识;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存贷比,增加信贷投放额度;第三要鼓励、吸引上海、苏州及浙江等地金融保险机构来通设立分支机构。
2、加大对金融产品的推广力度。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推进债券类融资工具及表外理财类金融产品的融资规模。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国资、吸引民资均参与到担保体系建设中来。充分利用上海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吸引资本流入,实现金融招商引资。
3、加大对融资平台的建设力度。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会有效提振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信心,吸引多元资本集聚。应建立市县两级服务业融资平台。可借鉴外市成功经验,在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中组建各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国有控股公司。
三、实施整体联动机制,打造社会扶持体系。
当前,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必然对促进内需市场的扩大产生巨大的影响,势必离不开服务业这些行业的高速发展,更少不了服务业大企业强有力的支撑。
1、加快培育大项目。2012年全市计划投资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仅为计划总投资的16.7%,年内单体平均投资不足2.5亿元。加快培育服务业大项目、打造新的增长点,事关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千方百计将市一级项目纳入省级“十百千”计划中,充分享受省级项目的种种优惠政策措施。建立市级机关服务大企业协调机制,加强与500强企业、中央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搜集重大项目信息的平台渠道。
2、强力推进名品战略。目前我市拥有市级以上各类商标共计890件,其中服务业20件,仅占2.2%,且无一例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今年新认定的35件省级著名商标中,我市服务业企业亦没有一件入选。一方面要鼓励支持现有省、市品牌企业,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省、市品牌的培育和支持,实行品牌梯队建设,通过考核体系和优惠措施形成倒逼机制,即年内未达到品牌目标数的地方、部门、企业不得评优获奖。
3、健全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普查资料显示,我市第三产业劳动力中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要依托“江海英才计划”,制定人才开发战略,重点引进科技研发、创意策划、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高层次人才,在政治、经济方面给予高规格待遇,实现以领军型人才引领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的目标规划。要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将南通抓基础教育的经验和优势,延伸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来。
|